微生物薄膜过滤法的计数结果计算主要基于微生物限度检测仪的滤膜上截留的微生物菌落数,结合过滤体积和稀释倍数进行推算,核心公式为:
CFU/mL=滤膜上菌落数×稀释倍数/过滤体积(mL)
具体计算步骤与注意事项如下:
一、计算步骤
菌落计数
培养结束后,统计滤膜上的菌落数。
关键要求: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以确保结果准确性。若菌落数过多(如超过200个),需重新稀释样品并过滤。
确定稀释倍数
若样品在过滤前进行了稀释(如将10mL样品加入90mL无菌水中,稀释倍数为10倍),需记录稀释倍数。
若未稀释,稀释倍数为1。
计算微生物浓度(示例)
过滤体积:100mL
稀释倍数:10倍
滤膜上菌落数:124个
计算:
若需计算每升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则乘以1000:
将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再除以过滤体积(mL),得到每毫升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CFU/mL)。
二、特殊情况处理
菌落蔓延生长
若菌落蔓延成片,无法区分单个菌落,则该平板不宜计数,需重新实验。
稀释级平行性要求
若同稀释级两个平板的菌落平均数不少于15,则两个平板的菌落数不能相差1倍或以上,否则需重新实验。
延长培养时间
霉菌、酵母菌培养时间可延长至5-7天,以充分生长并计数。
三、结果报告
报告内容
检测方法(如薄膜过滤法)、样品信息、培养条件(温度、时间)、菌落数及结论(是否符合微生物限度标准)。
标准对比
根据药典或行业标准(如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示例:若标准要求每毫升样品中微生物数量不超过100CFU,则上述计算结果(12.4 CFU/mL)符合标准。
四、操作要点
无菌操作
确保过滤、培养等环节无菌,避免污染。
滤膜选择
根据微生物大小选择合适孔径的滤膜(如0.45μm)。
冲洗滤膜
使用无菌缓冲液冲洗滤膜,去除残留杂质和微生物抑制剂。
培养基选择
根据微生物类型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如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